抗渣性是指耐火砖抵抗化学侵蚀的能力,在形成窑皮初始层以及当物料黏性大或产生局部高温促使窑皮脱落情况下,抗渣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孔隙率及热导率,对于形成窑皮初始层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窑皮局部脱落时,孔隙率和热导率较大的耐火材料有助于窑皮的及时补挂。但同时又有可能表现出极大的破坏作用,使耐火砖剥离的薄层脱落。
耐火砖在其生产过程中,其物理化学变化一般都未达到烧成温度下的平衡状态。也有烧成不充分的耐火砖,因而在回转窑作用中再受高温作用时,大多数的耐火砖由于其本身液相的产生及孔隙的填充,发生不可逆的重烧收缩。因此,高温体积稳定性在选用烧成带耐火砖时必须予以考虑。
热表面层状剥离是回转窑烧成带窑衬经受热震后损坏的主要形式;若同时发生局部窑皮脱落,就会使耐火砖使用寿命大为缩短。
耐火砖用煤作燃料时,煤的挥发分和灰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火焰形状。 挥发分较高而灰分较低的煤粉,可使黑火头缩短,形成低温长焰煅烧。对保护窑衬一般是有利的,但挥发分过高,着火太快,使出窑熟料温度高达260℃以上, 二次风温超过900℃,极易烧坏喷嘴,使其变形或烧破出现缺口,产生紊乱的火焰形状,在其被更换之前就损害了窑衬。煤的挥发分过低、灰分太高(大于28%),大量煤粉的不完全燃烧就会沉降在物料内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也会损伤 窑皮。
燃料喷嘴结构在生产中往往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喷嘴形状和出口尺寸主要影响 煤粉同一次风的混合程度与喷出速度,有时为加强风煤的混合,还可在喷嘴内加装风翅,但要注意旋流风旋转幅度过大会扫伤窑皮。
当铝率过高,液相黏度大时,窑皮大量垮落,操作上不易控制,对保护窑衬不利,生产实践中铝率一般控制在1.3?1.6;当釆取高饱和比、高硅率、低液相配料时易产生黏散料冲刷、磨蚀窑皮使窑薄严重时损伤窑衬,生产实践中硅2.5时, 饱和比不宜超过0.92,当硅率2.8时,饱和比不宜超过0.90。
生料喂料量的波动对窑衬耐火砖的危害较大。当窑内来料太多时,就不得不关小窑尾排风量,加大煤粉用量进行逼火强烧,使烧成带热负荷迅速增加,使窑衬受到严重损害。当窑内来料太少时,煤粉火焰明显下倾,该区的窑皮在高温下就会脱落、变薄,扑向较薄的料层,若不及时调整风量和用煤量,极易烧坏窑皮和耐火砖。另外,生料喂料量的波动又会导致窑内热工制度不稳定、温度过大,使窑皮脱落或受损。